随着物联网和智能系统的快速发展,嵌入式成为当前最热门最有发展前途的IT应用领域之一。在移动通讯、移动办公、智能传感、穿戴式设备、物联网、大数据中心、大数据管理、云计算、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各个领域,企业对高质量嵌入式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全国高校也在不断探索、改革和深化嵌入式人才培养体系,以满足产业界对嵌入式系统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
意法半导体 (ST) 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公司之一,具有世界领先的生态系统资源与技术优势,是全球32位MCU引领者,有责任协助中国高校嵌入式人才的培养。 经过与中国高校十多年的长期合作,从STM32精品课程库中精选出浙江大学章玮老师和苏州大学王宜怀老师的精品课程,通过师资培训的方式把教学经验分享给全国高校的老师。

本次活动旨在加强国内各高等院校同行间的交流,培养国内嵌入式及智能硬件的师资力量。进一步推动全国高等院校嵌入式暨智能硬件专业教学工作的开展。

适用专业:物联网、嵌入式、电子信息和计算机科学等相关专业。

目标人群:全国高校信息科学方向,包括电子、通信、自动化和计算机等专业学科带头人、一线教学实验骨干教师。

培训方式:授课与实训相结合,由校内教师和企业工程师授课,企业工程师指导实训。

时      间:8月19日 - 8月21日(3天)

地      点:南京江北新区arm中国创新教育中心
               (江淼路88号腾飞大厦A座5楼)

本次培训主要介绍基于STM32L431微控制器撰写的《窄带物联网技术基础与应用》、《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基于ARM微处理器的实践》两本书形成的教学资源。
《窄带物联网技术基础与应用》一书,把窄带物联网(NB-IoT)的应用知识体系归纳为终端、信息邮局、人机交互系统3 个有机组成部分。针对终端,给出通用嵌入式计算机的概念,并将其软件分为BIOS 与User 两部分;针对信息邮局,将其抽象为固定IP 地址与端口,并由此设计了云侦听程序模板;针对人机交互系统,设计了Web 网页、微信小程序、手机App 及PC 客户端等模板,形成了以通用嵌入式计算机为核心、以构件为支撑、以工程模板为基础的NB-IoT 应用开发生态系统,构成了NB-IoT 技术基础与应用知识体系,可有效降低读者的学习与应用门槛。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基于ARM微处理器的实践》一书,根据微处理器的最新发展,选择Arm 内核作为教学蓝本,以简捷、透明见底、可实践的方式阐述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原理,介绍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信息表示、硬件系统、指令系统、汇编语言框架和汇编程序设计方法,讲解微型计算机的存储器、串行通信接口、中断系统、定时器、模数与数模转换等,全书以全新的视角思考微机原理的教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
教学资源包括:源程序、开发套件用户手册、辅助阅读资料、课件、教学大纲、实验案例等。
这两本书均已公开出版,可在人民邮电出版社网站购买。

王宜怀
博士,苏州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网络工程系主任。
苏州大学嵌入式系统与物联网研究所所长;闽江学者;苏州市政协常委、江苏省计算机学会嵌入式系统与物联网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嵌入式系统分会理事。从1990年开始一直致力于嵌入式系统、物联网、嵌入式人工智能等方向研究与教学工作,撰写相关著作十余部,曾获福建省八五期间电子信息应用先进个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学成果奖、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奖、苏州大学五四青年特别感谢奖等。

8月19日
上午 9:00-12:00 王宜怀 NB-IoT 1、窄带物联网概述
2、窄带物联网的微信小程序体验
3、窄带物联网的Web 网页端体验
4、窄带物联网的客户端体验
5、窄带物联网的应用架构
中午 12:00-13:30 午休
下午 13:30-17:30 王宜怀 NB-IoT 1、照葫芦画瓢:终端编程(含实践)
2、照葫芦画瓢:云端编程(含实践)
3、照葫芦画瓢:Web 网页编程(含实践)
4、照葫芦画瓢:微信小程序编程
8月20日
上午 9:00-12:00 王宜怀 NB-IoT 1、通信流程解析
2、Wi-Fi应用实例(演示)
3、4G应用实例(演示)
4、实际应用方法分析(含实践)
中午 12:00-13:30 午休
下午 13:30-17:30 王宜怀 微机原理 1、微型计算机基本结构及信息表示
2、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3、指令系统
4、汇编语言框架(含实践)
5、基于构件的汇编程序设计方法
8月21日
上午 9:00-12:00 王宜怀 微机原理 1、存储器(含实践)
2、串行通信接口(含实践)
3、中断系统及定时器(含实践)
4、模数转换(含实践)
5、直接存储器存取DMA(含实践)
中午 12:00-13:30 午休
下午 13:30-17:30 王宜怀 1、嵌入式人工智能:物体认知系统(演示)
2. 交流讨论、实践

环境软件及电子资源

1. AHL-GEC-IDE(金葫芦GEC集成开发环境)

    下载地址:http://sumcu.suda.edu.cn/AHLwGECwIDE/list.htm

2. STM32CubeIDE(STM32的集成开发环境)

    下载地址:www.st.com/zh/development-tools/stm32cubeide.html

3. 《窄带物联网技术基础与应用》电子资源

    下载地址:http://sumcu.suda.edu.cn/zdwlwjsjcyyy/list.htm

4. 《窄带物联网技术基础与应用》电子资源

    下载地址:http://sumcu.suda.edu.cn/wjyl/list.htm

5. Visual Studio 2019

    下载地址:https://visualstudio.microsoft.com/zh-hans/vs/

实验套件

NB-IoT开发套件:AHL-NB-IoT-STM32L431;微机原理实验套件:AHL-MCP-STM32L431,届时借给大家使用
主办方
主办高校
协办方
 
 

报名时间:即日起至2020年8月16日截止报名(报名满员截止)

规       模:30人(为覆盖到更多高校教师参与,建议每个学校报名不超过2人)

培训费用:本次培训费用和午餐由ST提供,参会教师来往交通及食宿自理。

友情提醒:请各位老师务必自带电脑。

时      间:2019年8月21日 - 8月23日(3天)

地      点:北京大学电子信息科学基础实验中心,北京大学-ARM-ST智能硬件联合创新实验室(北京大学理科1号楼1231)

8月21日
上午 09:00-09:30 段晓辉       签到
09:30-09:40       北京大学电子信息科学基础实验中心领导致欢迎辞
09:40-10:15       报告一:北京大学电子类实验课程体系介绍
10:15-10:55       报告二:ST大学计划及最新产业进展
10:55-11:35       参观交流:北京大学全球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北京大学电子信息科学基础实验中心
中午 12:00-13:30       休息
下午 13:30-14:00 段晓辉       报告三:智能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课程简介
14:00-15:30 实验讲座:软硬件开发平台简介(NecleoF401+mBed)
15:30-16:00       实验一:GPIO入门实验
16:00-16:30       实验讲座:ADC/DAC/UART接口原理及编程
16:30-17:30       实验二:ADC/DAC实验
8月22日
上午 09:00-09:30 段晓辉       实验讲座:温度传感器/TFTLCD原理及编程
09:30-11:00       实验三:温度传感实验
11:00-11:10       休息
11:10-11:45       实验讲座:蓝牙/WiFi通信原理及编程
中午 12:00-13:30       休息
下午 13:30-15:30 段晓辉       实验四:手机/云气象站实验
15:30-16:00       实验讲座:番茄闹钟原理及制作
16:00-17:30       实验五:番茄闹钟制作(软件原型)
8月23日
上午 09:30-11:45 段晓辉       实验五:番茄闹钟制作(电路焊接)
中午 12:00-13:30       休息
下午 13:30-17:30 段晓辉       实验五:番茄闹钟制作(外壳制作+电路调试)

段晓辉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目前担任北京大学电子信息科学基础实验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电子学系信息与通信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无线通信与信号处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和北京大学-ARM-ST-Nord智能硬件联合创新实验室主任。研究领域为:信号与信息处理,目前的个人研究兴趣和研究方向为:信号处理与智能系统、智能传感器与无线医疗和嵌入式系统与SOC。先后主持和参加了科技部重大专项、国家863重大项目、国家863支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纵向项目十余项,并完成了多项企业合作单位委托的横向项目。目前担任本科生基础必修课程《数字逻辑电路》(实验班)和本科生高年级专业核心必修课程《智能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的课程主持人,多次主持开展过“数字逻辑电路/FPGA设计教师培训”和“智能硬件及嵌入式教师培训”等教师培训项目,并在全国大学教师大会中分享和交流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经验。

主办方
主办高校
协办方

报名时间:即日起至 2020年8月16日截止报名(报名满员截止)

规       模:30人(为覆盖到更多高校教师参与,建议每个学校报名不超过2人)

培训费用:本次培训费用和午餐由ST提供,参会教师来往交通及食宿自理。

友情提醒:请各位老师务必自带电脑。

时      间:8月13日 - 8月14日(2天)

地      点:南京江北新区arm中国创新教育中心
               (江淼路88号腾飞大厦A座5楼)

章玮
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长期从事电机及其控制领域的教学和科研。目前研究领域涉及永磁交流电机的设计和控制,负责国家863项目“交流励磁双馈风力发电机低电压穿越技术的研究”、省科技计划项目“永磁同步电机伺服控制系统”、“低电压穿越Crowbar技术研究”、“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的关键技术”、“双凸极混合励磁电机的关键技术”等省部级项目,与国内外企业展开广泛合作,完成有国际合作项目“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系统”“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矩阵式变换器控制系统”、企业合作项目“平缝机控制系统”、“洗衣机用无刷直流电机设计”、“EC风机的控制系统”、“泵系统控制”等四十余项科研项目,发表SCI、EI收录论文三十余篇。-基于Cortex-M3内核和STM32F103系列微控制器的系统设计与开发》。

8月13日
上午 1、STM32最新技术和大学计划
09:30-12:00 章玮 2、《嵌入式系统在机电系统中应用》的课程分享
3、STM Motorworkbench的演示
中午 12:00-13:00 午餐与休息
下午 13:30-17:30 章玮 1、软硬件开发平台简介
2、GPIO入门实验
3、ADC/DAC实验
4、定时器实验
8月14日
上午 章玮 1、无刷直流电机方波控制讲座
9:00-12:00 2、实验:无刷直流电机的开环控制
3、实验:无刷直流电机的闭环控制
中午 12:00-13:00 午餐与休息
下午 章玮 1、无刷直流电机的矢量控制讲座
13:30-17:30 2、实验:无刷直流电机矢量开环控制
3、实验:无刷直流电机矢量闭环控制

环境软件及电子资源

1. 软件名称:STM32CubeMX,版本号5.6.1

2. 软件名称:STM32CubeF4固件库,版本号1.2.0

3. 软件名称:Keil MDK,版本号5.24.2.0

4. 软件名称:Keil MDK STM32G4软件包,版本号1.1.0

5. 软件名称:Java开发环境, 版本号 8.0.1440.1

6. 软件名称:STM Studio,版本号3.6.0

7. 软件名称:Workbench,版本号5.4.

主办方
主办高校
协办方
 
 

报名时间:即日起至 2020年8月10日截止报名(报名满员截止)

规       模:30人(为覆盖到更多高校教师参与,建议每个学校报名不超过2人)

培训费用:本次培训费用和午餐由ST提供,参会教师来往交通及食宿自理。

友情提醒:请各位老师务必自带电脑。

邮       箱:yamin.cao@eetrain.com.cn

电       话:18612565846(曹女士)